為進一步提升文學院中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尤其是提升廣大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混合式互動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強化課程設計及課程考核方式方法的轉變,打造金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特舉辦文學院第三屆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文學院成立由部分班子成員和骨干老師組成的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委員會。
主 任:易志文
副主任:郭慧
評委組成員:易志文 吳芳 郭慧 彭豪 楊劍影 黃如光 易逢榮
二、參賽條件
1.凡年齡在40歲以下(1979年8月31日后出生)在文學院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兼職青年教師原則上必須參加此次比賽,年齡在45歲以下(1974年8月31日后出生)在文學院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兼職教師均可自愿報名參加此次比賽。
2. 參賽課程。凡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且學分不低于2個學分的課程均可作為參賽課程。
三、賽事安排
(一) 比賽流程
以加強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能力訓練為競賽著力點,競賽由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反思兩部分組成,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權重分別為15%、80%、5%。競賽流程為:
1.選手完成參賽課程1個學時的教學設計和與之相對應1個教學節段(即每個教學節段20分鐘的課堂教學內容)的PPT;
2. 課堂教學比賽結束后,選手進入指定辦公室,在1小時內完成教學反思(打印或手寫均可)。
3.所有選手在開始比賽前一天抽簽確定本人的參賽順序;
4.比賽前一天,選手抽簽確定本人參賽的具體教學節段;
(二)內容及方法
1.教學設計。選手需提交以下材料:
(1)參賽課程的《課程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表》1份;
(2)參賽課程1個學時教學設計的紙質稿1份,主要包括題目、教學目的、教學思想、教學分析(內容、重難點)、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學安排等;
(3)參賽課程1個學時相對應的1個課堂教學節段的PPT紙質稿1份(A4紙打印,每頁幻燈片不超過六幅);
上述材料電子版一套。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規定時間為20分鐘。教學內容為教學節段對應的內容。教師評委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語言與教態、教學特色四個方面進行考評。本次競賽將側重考察教師對新型教學方法和多媒體信息化等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競賽不安排學生聽課,要求文學院無課的教師觀摩,參賽選手面對評委和觀眾進行課堂教學。如教師有授課互動需求,請自行組織學生參與。根據各自參賽課程需要,選手可攜帶教學模型、掛圖、激光筆等。
3. 教學反思。參賽選手結束課堂教學環節后,結合本節段課堂教學實際,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三方面著手,在給定的1小時內完成有關本次比賽的教學反思書面材料(500字以上)。要求思路清晰、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做到有感而發?,F場提交手寫稿或打印稿。不允許攜帶書面或電子等任何形式的資料。
4.評審。評委在比賽現場評分,成績在競賽結束后公布。
四、獎項設置
本次競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對獲獎選手給與精神和物質獎勵,其中,一等獎800元/人,二等獎500元/人,三等獎300元/人,優秀獎100元/人。
五、工作要求
1.各教研室要高度重視賽事工作,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發揮教學比賽在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中的引領示范作用,不斷推動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比賽時間:暫定第九周的4月22日星期一下午抽簽和4月23日星期二下午比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參賽教師做好充分準備,提倡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參賽。
文學院
2019年4月15日